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历教育 >> 学历学习园地 >> 本科

从认知角度谈英语专业的素质教育


摘  要
本文以英语专业学生为例,分析了对其进行认知训练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必要性,并根据布卢姆对认知能力的
分层,从认知角度探讨了如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以提高其综合素质的一般步骤。

关键词认知能力;素质教育;思维训练;步骤

On the Quality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cognitive skills training for English majors and proposes
 an approach to the teaching of cognitive skills in accordance with Bloom`s classification of cognitive domains.

Key Words: cognitive capability; quality education; the training of thinking; steps

把学生培养成为新世纪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以适应全球化、一体化的经济发展需要是高校教育的宏观目标。为达成
这一目标,除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以外,更应着重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能力好的人可塑性高、
适应性强,这种认知能力不局限于逆向思维、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等各种具体的思维形式,而是一种认知能力,是认识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只有当学生最根本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其综合素质才会得到明显的进步,也才能实现素
质教育的目标。国内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长期以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为主要目标,而忽略思维能力的训练。本
文结合布卢姆
[1]对认知能力的分层,讨论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认知训练的必要性与一般实施步骤。

一、认知训练对英语专业的必要性

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是极其必要的。高校外语学习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训练,还应包括认知能力的培养。

其一,在市场经济中,专业学习与所从事的职业不一定对口,这将会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而通过某一专业获得的
能力则是至关重要的。驰名中外的安德森会计咨询公司,其员工有英语文学、化学、法律等不同的专业背景。即使象IBM这
样的计算机专业公司,也雇佣各种专业的人才。
在“2005年外地院校天津生源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上,一些企业的招聘条
件将英语等放在最后,用人单位更强调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素质
工商企业看中的是个人素质,诸如良好的组织才能、交
流能力、表达能力等,因此思维能力强、可塑性高的学生更受青睐。针对这样的现实,高校各专业的课程更应侧重在课堂
上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其二,强调对学生进行认知训练不但不是要放弃对其进行本专业技能的教育,恰恰相反,对学生进行认知训练是提高
学生其本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精通英语是学习的主要目标,但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必须具有
良好的思维能力。二语习得研究表明,语言学习不是孤立的过程,它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密切相关
[2]。学生要真正掌握外
语、运用好外语,必须破除传统被动接受的坏习惯,而将对语言的掌握看作一种认知过程,而在认知的过程中自身的思维
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要掌握良好的书面或口头表达能力,学生都需要学会思维,做到论述条分缕析,逻辑清晰。

反,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会影响学生对英语的掌握,正如刘天伦指出那样,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学术或事业上的总体成就必
其它专业的毕业生逊色,其中原因,很可能与过于专注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忽视思想观念的发展有关。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进
入高年纪后,英语水平僵化,是因为他们的思维能力没有进一步发展。
[3]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对学生进
行思维训练。

二、认知训练的一般步骤

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各种思维能力无疑一直起到基本的作用,思维能力差的人难以理解事物或者无法把握事物的
精髓,所以思维能力与人的认知能力密切相连,人们认知事物的过程就是思维能力发挥作用的过程。思维能力的提高在于
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对人类认知能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认知能力由六个从低到高的层次组成,即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与评价。在教学中,教师结合课文对学生的这六
个方面的认知能力进行训练能极大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大部分体现在课文的学习和讨
论中,因此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也要以课文为平台适当展开,所以思维训练的内容主要是将以上六个认知分层与课文的讲授
、学习结合起来。由于英语教学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作用、互相交流的过程,思维训练也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才会
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需要预习、积极参与讨论、复习、思考等,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多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讨论、总结等,而且设计课文提问应尽量包括认知能力的所有层次。下面结合教学逐一论述。

知识是指人们获得的实际信息。课堂的学习首先是获取各种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主要来自于课文,当然也来自学生
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学生必须知道确切的事实、术语和方法,如熟记历史事件的发生日期及学术术语的定义等,
所有这些都属于对信息的回忆。教师可以首先采用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及对课文知识的了解与把握,最好多
提问一些学生,使获取课文知识程度不同的学生之间进行互补。 

学生获得一定的新知识后,要想记得牢、学会运用还必须能够领会所学的知识。因此,认知的第二步是领会,指的是
学生领悟观念、事实和理论的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中一些定义、术语的理解。这样训练学生从教材中
吸收知识,并用自己的话进行解释的能力。

应用是指学生运用所学文中的原理或观点的能力。学生要在特殊的具体的情境中,能正确地实际运用所学的原理和观点,
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思考、运用所学知识作出回答,这样可以让学生将课文中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生活中的现实
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

认知能力的第四步是指学生把认知对象分解成若干成分,理解各成分间的关系,并认识构成该系统或组织的原理的分
析能力。如让学生比较同一诗人的两部诗作,分析两者间的异同,各自的主题、思想、表现手法等。
分析能力要求对环境
敏感,具有判断信息的有效性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通过课堂的分析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碰到其它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甚至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分析与综合是紧密相连的,后者是指学生集合部分以构成整体的能力,主要包括:创作新产品的能力;融合多种观点形
成新理论的能力;超越现有认识水平的能力;提出新见解的能力;独创交流成果的能力。要较透彻地分析事物,必须将相关
问题、结论等综合起来,所以这一步的任务就是要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知层次的最后一步是评价,指学生就特定目的进行判断、评价信息价值的能力。它处于认知技能的最高层次,包含了
以上五种能力中的各种要素。学生要能创造性地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权衡、检验和分析,如评估一篇反对死刑的文章其论
点的有效性。学生通过学习作者对死刑比较系统的阐述,并结合自己的现有知识、体会,理应对死刑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那么这时还应该让他们提出自己的评价,并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老师也应该提出个人感想,积极参与讨论。

三、例解与评论

从任务式教学理论来看[5],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是教学的总任务之一,那么每一节课所进行的训练都应该有一个具体
的小任务,完成此任务就达到了对学生进行一定思维训练的目的,这样的小任务应包括六个层次并具体到每一篇课文。
例如,
在读完一篇讲述非语言交际的文章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六个问题,用以训练学生以上六种的认知能力:

1. 什么是非语言交际?(知识)

2. 非语言交际如何发挥作用?(领会)

3. 非语言交际如何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请举出三个例子。(应用)

4. 请观察投影屏幕上的两幅图画,并比较它们体现出的非语言交际信息。(分析)

5. 假如有一位留学生要拜访你的家乡,请给出一些指示,让他或她明白当地的非语言交际。(综合)

6. 请评估一篇中心意思为“非语言交际理应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文章。(评价)

以上这六个问题分别对应于认知能力的六个层次,充分兼顾各个方面并体现了通过“跨文化交际”这篇课文对学生
进行思维训练的一般实施步骤。事实上,这六个层次呈层级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又紧密相连,其中综合与评价是较
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应成为思维训练的重点,教师可适当延长这两个步骤的讨论时间,既要全面,又有所侧重,并鼓励学生
自己提出问题,允许存在不同观点,对上英语课的学生来说整个教学过程提倡使用英语进行,这样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
水平,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能较快地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将课文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以及当代的社会文化背景结合起来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
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认知能力角度讨论了思维训练的一般教学步骤,提出了思维训练与专业技能并重、让思维训练与专业
知识的传授相得益彰的教学理念,为新时代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做出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Bloom, B.S. (Ed.)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I, cognitive domain
. New York: Longmans Inc.

[2]Cummins.1994.Knowledge, power and identity in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In F.Genesee(Ed.),Educating second language children: The whole child, the whole curriculum, the whole community 
(pp.103-25).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刘天伦培养目标与可利用资源[J]. 外语界, 19961

[4]Nunan, David. 1989.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 do, We win, We are Winners!】(Top) 返回页面顶端

下一篇:大学英语A1试题

上一篇:世界经济概论